返回

谁是文仙

首页

第二百七十四章 礼记!

者说了,汉字是通过我们当前所使用最多的‘唐文’经过删改变动,演变出的文字,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若说的话,写的字都不一样,世人怎么知道我们大唐乃是一家人?”

“文王的政策什么时候错过?不就是让你们学习一种语言与文字吗?对于读书人而言并不难吧?”

“我只知道,跟着文王走,绝不会出错,我支持文王的决定!”

“我支持文王的决定!”

……

这一项政策的推行者,毕竟是李讲,本人的影响在,再加上各种各样的益处普及下去。

虽然,依旧有一些冥顽不灵的声音,在负隅顽抗。

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支持者占多数。

李讲深知,每一道政策下去,都相当于一场革新,总会叫一些人不适应。

不过他既然知道这是好的,自然就不会在意那些反对者的意见。

令众人更加吃惊的是,书同文、言同语,已经足够震撼。

而这些,竟然只是李讲所策划好的两步而已。

除此之外,还有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地同域!

伴随着一项项名词的含义展开之后,就连一些圣人世家都坐不住了,无法淡定。

“还能这样?”

青州,邱河看着手中的报纸,心底翻江倒海,数次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看错了。

“这世上,真的有人有如此大才……”姜迦抚额长叹,她看着镜子中的自己,那么的年轻,依旧明媚动人。

可现在,她却深深地感觉自己老了。

与李讲相比,她这个圣人显得那么的名不副实!

要知道,李讲现在还未封圣啊!

书同文、言同语、车同轨、量同衡……这些相对来说,只要颁布相应的政策下去,都可以解决。

真正困难的是行同伦。

何谓“行同伦”?

即指人们的日常行为,要遵从统一的道德与规范。

大唐虽然也有人们约定俗成的道德准则,但终究缺少一部重量级的著作,将其搬到台面上来。

于是,为了实现这一点,李讲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将《礼记》搬出来。

毕竟,作为“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

《礼记》的地位有多高,毋庸置疑,绝对属于华夏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儒家不可或缺的代表作,

其中,前世人们耳熟能详的“苛政猛于虎”,其实就出自《礼记·檀弓》篇。

在这部作品中,不仅记载着华夏古代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