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谁不是更喜欢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呢?
音。
要知道。
闪音这边是新公司,开局有更多的支出,而盈利则更少。
还有个大型算法团队要负担。
“老板,我们是不是也要加大点推广力度了?”
策划总监徐亮开口问道。
市场总监周屹接话道:
“我也觉得是可以加大点推广力度了。”
“虽然目前来说,块手占有的市场份额,是我们闪音要多一点。”
“但我们闪音在市场的反馈,要比块手好很多。”
“推广方面能跟上的话,一定是我们闪音的转化效果会更好。”
之后又有几个高管出言附和。
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是正常的。
产品比对面好,资金也不比对面少。
那当然就该跟上推广,去抢占市场。
是杨峥那开天眼的视角,放到现在才显得不正常。
但正确。
前世斗音日活用户峰值高达7亿,月活用户峰值高达10亿。
现在闪音和块手的日活用户加起来才多少?
1.5亿不到。
只是斗音巅峰的20%出头。
这就意味着,现在的短视频市场,只能说才刚开辟出了一个口子。
闪音哪用得着现在就去跟块手拼刺刀?
所以杨峥还是否决了众位高管的提议,仍旧表示:
提高用户转化,提升内容质量。
之后他又单独留下技术总监祝维嘉聊了聊。
得到了又一个好消息:去中心化推荐算法,基本成型。
所谓“去中心化推荐算法”,是基于“中心化推荐算法”而来。
而“中心化推荐算法”,就是那些传统互联网平台的推荐模式。
通过各项数据的比重,把热门的话题、产品等,优先集中的展示给用户。
流量基本由平台主导,集中在头部。
优势是:平台可以高效管理内容生态,主导热门题材。
缺点是:用户的选择受限于算法,中、小创作者很难获取到流量。
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导致平台内容同质化,用户审美疲劳,平台失去竞争力。
而去中心化算法,也就是前世斗音的核心算法,就是在规避这些缺点。
其核心机制就是:
建立不同的用户模型,让每个用户的选择,自主决定内容的推荐。
优势是:减少平台的干预,精准推送用户自己想看到的内容,为创作者提供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防止流量垄断。
缺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