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这小子又惹事了
行用红笔手写后又圈出来的附注。
字迹很小,却很清晰,只有三个字。
“云岭乡”。
林峥想了想,拨通了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董智彬的内线电话。
“书记,有什么指示?”电话很快接通,传来董智彬沉稳的声音。
“智彬同志,刘清明现在任职的地方,是不是叫云岭乡?”林峥问。
董智彬在那头略微思忖了一下,立刻回答:“对,书记。是清南市下辖的云岭乡。”
“他最近,有没有什么材料送到省委来?”
“没有,”董智彬的回答很干脆,“办公厅没有收到任何以他个人或者云岭乡党委政府名义递交的报告。”
林峥结束了通话,心思转动。
没有通过省委的渠道,那中央这份文件上,为何会单独点出云岭乡的名字?
他叫来了自己的秘书方慎行。
“小方,你去查一下,清南市云岭乡最近发生了什么事?要快。”
“好的,林书记。”
方慎行记下他的指示,转身快步离去。
不到半个小时,办公室的门被再次敲响。
“林书记,我查了一下。”方慎行将一份手写的记录放在林峥桌上,“云岭乡在一个月前,发生了新成集团下属矿山的多起矿难瞒报事故。事情查清后,新成集团方面做出了公开道歉、高额赔偿,并向云岭乡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林峥点点头:“还有吗?”
“还有就是,他们乡里通过贷款修建的一条三级公路,前段时间刚刚举行了开工仪式。不知道这个算不算?”
“没了?”
“对了,还有一件事,”方慎行补充道,“前不久,省委宣传部、省青联和共青团省委,联合拟定了一份推荐名单,准备向中央推荐今年的‘全国十佳青年’,云岭乡乡长刘清明同志,就在这份名单上。”
这件事林峥当然清楚。
虽然他没有亲自干预过名单的人选,但整个清江省委,又有哪一个人不知道,刘清明是他看重和欣赏的年轻人。
可问题是,无论是处理矿难,还是修路,亦或是个人荣誉,这些事情,哪一件也和“三农问题”以及“税费改革”挨不上边。
林峥有些不得要领。
他转而问道:“吴省长出国有一周了吧?什么时候回来?”
“报告书记,吴省长明天坐法航的航班回国,应该会在驻京办歇一晚,后天上午回到省城。”方慎行答道。
那就不是通过吴新蕊?
吴新蕊人还在国外